特种机械设备的起重吊装搬运注意事项
特种机械设备的 起重吊装搬运作业属于高风险操作,需严格遵循安全规范与操作流程,以避免设备损坏、人员伤亡及其他安全事故。以下是该过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,从作业前、作业中、作业后及安全管理等维度展开说明:
一、特种机械设备的起重吊装搬运作业前的准备工作
1. 人员资质与培训
持证上岗:操作人员(如起重机司机、指挥人员、司索工)需持有国家认可的特种作业操作证,严禁无证操作。
安全交底:设备机械起重吊装作业前召开安全会议,明确分工(指挥、操作、监护等),向所有人员交底作业方案、风险点及应急措施。
身体与心理状态:检查操作人员是否疲劳、饮酒或患有影响作业的疾病(如高血压、眩晕症等)。
2. 机械吊装搬运设备与工具检查
起重机检查:
机械部件:钢丝绳、吊钩、滑轮、制动器、液压系统等是否磨损、松动或故障。
电气系统:电路、信号灯、报警装置是否正常。
安全装置:限位器(起升、变幅、行走)、超载限制器、防风装置等是否灵敏可靠。
辅助工具:吊索(链条、吊带)、卸扣、卡环等是否符合负载要求,有无裂纹、变形或腐蚀。
证件与记录:设备年检合格证、维修保养记录是否齐全。
3. 机械设备起重吊装作业环境与方案规划
场地勘察:
地面承载能力:确认作业区域地面是否平整、坚实,必要时铺设钢板或枕木,防止起重机倾覆。
障碍物:清除作业范围内的电线(尤其是高压线路)、建筑物、树木等,确保吊装空间无干涉。
天气条件:风力超过 6 级、大雨、大雾等恶劣天气时,应停止作业。
方案制定:
编制详细的 吊装搬运方案,明确起重吊装物体积、重量(需精确计算,误差不超过 10%)、重心位置及吊装搬运路径。
选择合适的起重机型号,确保其额定起重量大于负载重量与索具重量之和。
二、特种机械设备的起重吊装搬运作业中的安全操作规范
1. 负载绑扎与起吊
绑扎要求:
重物棱角处需加衬垫(如橡胶、木板),防止起重吊索磨损断裂。
绑扎点应基于重心对称分布,确保起吊后物体平衡,避免倾斜或旋转。
吊索夹角不宜超过 120°,否则需增加吊点或使用平衡梁。
试吊操作:起吊高度不超过 0.5 米时暂停,检查吊索受力是否均匀、物体是否稳定,确认无误后再正式起吊。
2. 操作与指挥规范
信号统一:指挥人员需使用标准手势、旗语或对讲机信号,信号清晰明确,严禁多人同时指挥。
操作要求:
司机需严格按指挥信号操作,如发现信号不清或错误,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沟通。
机械设备起重搬运吊装起升、下降过程应平稳,避免急停、急转,严禁吊物下方站人或通行。
起重机移动时,需确认行走路线安全,重物离地高度不超过 0.5 米。
负载控制:严禁超载、斜拉斜吊(斜吊会使负载水平分力增大,可能导致起重机倾覆)。
3. 现场安全管理
警戒区域:设置明显警示标志,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,必要时派专人监护。
应急准备:现场配备灭火器、急救箱等应急设备,明确紧急停机按钮位置及逃生路线。
实时监控:观察起重机支腿(或履带)是否沉降、设备运行是否有异常声响,发现问题立即停机排查。
三、特种机械设备的起重吊装搬运作业后的收尾与检查
重物就位后需固定牢靠,避免滑动或倾倒。
拆除吊索、工具,清理现场杂物,恢复场地原貌。
起重机归位,关闭电源,锁好操作室,必要时使用防风锚定装置。
2. 记录与总结
填写作业记录,包括时间、内容、设备运行状态、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。
对作业过程进行复盘,分析潜在风险,提出改进措施(如优化吊装方案、加强人员培训等)。
四、特殊场景与风险应对
需使用专用吊具(如平衡梁、真空吸盘),必要时进行有限元分析确认受力安全。
精密设备需包裹防震材料,控制起吊速度,避免振动损坏内部元件。
2. 高空作业与夜间作业
高空吊装搬运时,操作人员需系安全带,设置防坠落网。
夜间作业需保证充足照明,灯光不得直射司机视线,避免视觉盲区。
3. 突发情况处理
若发生吊索断裂、设备故障或人员受伤,立即启动应急预案:
按下紧急停机按钮,疏散周边人员。
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拨打 120,同时向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。
保护现场,配合后续调查与责任认定。
五、特种机械设备的起重吊装搬运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遵循
遵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》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》等法规。
执行国家标准(如 GB/T 3811《起重机设计规范》、GB 6067《起重机械安全规程》)及企业内部安全规程。
涉及特种设备的作业需提前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备。
总结
特种机械设备的起重吊装搬运需以 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” 为原则,从人员资质、设备检查、 设备搬运方案规划到现场操作的每个环节都需严格把控,同时结合实际场景制定针对性措施,确保作业全程可控。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,可有效提升团队的风险应对能力,降低事故发生率。公司电话:13161778211 网址: www.dxw688.com
|